ep 72
八斯巴
唐卡起记录历史的重要作用,记录萨迦法王八思巴
藏传佛教萨迦派后人,本名洛追坚赞
西凉王阔端邀请萨迦班智达(文殊菩萨化身),六旬班智达远赴凉州,走了两年到凉州……进行凉州会谈,自此吐蕃归属蒙古
阔端去世后,萨迦派不受重视,八年后,忽必烈邀请八思巴,并做了金刚灌顶,确立弟子与上师的关系,确立僧人的崇高地位,使萨迦派在藏区称为领袖。
佛道大辩论,佛教胜,使佛教称为中原地区主要信仰
元代在吐蕃地区设置三个宣政司,由八思巴主管,为宣政院使。创蒙古新字,用拼音写汉字,称八思巴字
46岁去世,萨迦寺-第二敦煌,汉藏文化融合。
片尾bgm《萨迦五祖祈请文》
ep 73 海上丝绸之路
意图:通过海上贸易与其他国家达成同盟
在泉州的投降的汉人担任航海负责人,元朝在东南亚的影响扩散;与伊利汗国(今伊朗)结盟,从泉州到霍尔木兹海峡
海盐腔-由杨梓结合南戏、元曲唱腔创造,后代杨枢担任航海外交官,继续维持与伊朗的友好关系。
元代开始重视农业,从海上丝绸之路获得许多农产品
泉州(刺桐,由马可波罗称,在阿拉伯语中代表橄榄树),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。
泉州的进贡占元朝全国的1/50,其中1/3由瓷器创造
元青花,由中东的钴料技术和中国的瓷器技术结合而成
福建地区不同国家种族融合,福建、广东人民也散布于海外各处
ep 74 马可波罗与中国
意大利威尼斯人,在监狱里传教,推动西方纸币传播。
三人组由新疆南部进,穿越罗布泊沙漠,历时三年多,进入元上都,觐见忽必烈,去北京,通过京杭大运河。
在中国游历17年,由泉州返乡。
欧洲人大多认为马可波罗撒谎,嘲讽他,因为游记中含有诸多失实部分,但对中国经典建筑的部分描写又是准确的。
没有马可波罗的雕像,但是将威尼斯机场命名为马可波罗。
ep 75 元顺帝
登帝困难,权臣(伯颜)当道,停废科举,压迫汉人,加剧社会矛盾。在脱脱的帮助下拜托权臣压迫,初励精图治,至正更化。
假钞盛行,发至正钞,造成通货膨胀。贵族生活腐朽,兼并土地,垄断工商业。黄河改道泛滥,修河道,劳民伤财,红巾军起义。在镇压起义过程中,脱脱被革职,哈麻假传圣旨处死脱脱。
宫廷分裂,地方军阀强大,元顺帝力不从心,开摆。退居蒙古,称为北元,后逐渐分化。死后元群臣称其惠宗,朱元璋称其顺帝。
ep 76 明太祖朱元璋
天灾连年,穷困,亲人死光。皇觉寺当和尚,化缘三年。后红巾军起义,参加起义。先在郭子兴麾下当将,娶其养女,提出回乡发展。军队纪律严明,吸纳徐达、常遇春、宋濂等人才。
未着急称帝。
先西后东,先南后北。南京登基,北伐。洪武三年移民。统计农民土地信息。
胡惟庸案。废除宰相制度。
空印案,杀千余名。
贪粮案,杀3万余人。
明城墙检查考核制度;亲手制法;圣谕六训;马皇后从一而终。\
ep 77 永乐迁都
朱允炆在位,朱棣清君侧,靖难之役,登上帝位。(花一整集讲马可波罗可是两分钟就把朱棣造反讲完了……)
花了19年迁都北京;杀建文旧臣;南方富民移至北京;重修京杭大运河,全线畅通,故而漕运发展,杨柳青年画;在北京安葬徐皇后(长陵);横断山脉的木料,房山的石头,江苏的砖;中轴线设计。
ep 78 郑和下西洋
在靖难之轶中立下大功;judy编撰永乐大典,派郑和下西洋。
“三保太监”;明代航海技术极其发达;郑和宝船;出使2万7千余人;白天用旗帜,晚上用灯笼,风雪天气用铜锣炮声进行船队之间的联络;新加坡的龙牙石,后被英国炸毁;东南亚的郑和博物馆;随朱棣死后,朱高炽罢黜航海,朱瞻基重新启动,郑和第七次下西洋。
后官方航海萎靡,但民间海上贸易兴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