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七八糟
通向真理的道路……都不说真理了,只说通向知识的道路,如此崎岖复杂……在淘宝上购买了这一部,以为再怎么批判至少都应该有《原理》的原文,但是只有贝达赫特的英文影印版《宣言》,其实在看到长篇大论的背景介绍时就该警醒了。
但有学到内容,知识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,它只是与我想学习的不一样。
总结一下:目前读过了《宣言》、《哥达纲领批判》、《国家与革命》导读版(是的又读错了一本),再加上这一部。被强力批判的几个群体或观点:机会主义者;社会主义者(区别于共产主义者);孟什维克党;革命必须彻底,必须暴力,无产阶级必须专政;在发展过程中、民族、宗教、国家等,是自然消失的,并不是靠什么手段使其灭亡,这与中国古代的某些思想是一致的;要警惕任何被模糊或是被曲解的概念。
笔记
以下为这一部的阅读笔记:
《原理》写作时间:1847年10-11月,原本是纲领性草案,后发表《宣言》。本作以问答的形式书写,草案、原理和宣言三本书体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进程。
写作背景:首次经济危机;近代工人运动,19世纪30-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:1831-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爆发起义;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和同一时期英国发起的宪章运动,宪章运动被列宁评价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、真正群众性的、政治上已经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。
对空想社会主义(圣西门、傅里叶、欧文)的肯定:意识到了阶级对立与统治阶级的瓦解因素,能够瓦解,也就能够实现社会中的人人平等;一定程度上批判性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;为建构未来的社会提出了积极主张。
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:忽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(妄图一蹴而就或是以一种方法处理所有情形);否定阶级斗争和革命行动的重要性,妄想不革命就建设出他们理想中的社会;他们的主张脱离了社会实际且缺少时间的可能性,虽说提出了消灭雇佣劳动、私人盈利等对工人有利的愿景,但并未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。
马克思指出,私有制才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最真实的根源。
《原理》深化了共产党人斗争纲领的基本原则:
- 共产主义的本质: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。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目标:使无产阶级摆脱枷锁,获得全面与自由发展的权利。
- 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必然性;
- 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废除私有制的要求和目标;
- 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历史任务;
- 勾画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;
- 批驳了有害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社会思潮(反动的社会主义者、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、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),并明确了哪些是敌人,哪些是可以争取合作的对象。
关于列宁的“一国胜利论”: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,而不需要等待全球资本主义同时崩溃。
相关理论对比:
| 理论 | 核心主张 | 实践代表 |
|---|---|---|
| 经典世界革命论 | 多国无产阶级同时推翻资本主义 | 巴黎公社 |
| 一国胜利论 | 利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突破,先建政权再发展 | 苏联、中国 |
| 不断革命论 | 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间断推进到社会主义,并扩散至全球 | 托派国际组织 |
| 第三世界革命论 | 通过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动摇资本主义中心 | 古巴、越南 |
美共成立时间:1925年
贝达赫特的术语考证:区分了labor和labor power,即劳动与劳动力。
贝达赫特在概念上的强调:
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:劳动能创造价值,其自身没有价值,也不能被出卖。劳动力具有价值,可以作为商品而加以出卖,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。
生产资料=生产工具+劳动对象,贝达赫特将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混淆,或混为同一个层级的概念,实际上生产资料属于更高一级的范畴。
私有制是私有财产的制度基础,所有制是一切财产形式的制度基础
关于私有制,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本意并不局限于消灭私有财产,而是用于维护、保护和保障私有财产的制度基础。在马克思的语境下,阶级斗争的目标是要让新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生产方式,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,并创造出一个具有新秩序的新世界。
贝达赫特译本的观点疏正:
- 关于无产者和手工业者的区别:在《共产主义信条草案》中,写道,手工业者顶多是暂时的无产者,他们的目的是为自己获得资本,并用它剥削其他劳动者。
- 贝达赫特的回答客观全面,更为关注二者的区别,但缺乏运动的性质,将范围划分得过于绝对:
- 他认为,手工业者的身份可以划分为三种形态:学徒、工人和行会师傅,虽然有地位上的差异,但是属于同一阶级,而无产者与其雇主之间,则因为教育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分属不同阶级;
- 手工业者使用的工具是其私有财产,而无产者所操纵的机器则不为其所有;
- 手工业者的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其技术,而无产者无需对生产质量负责,需要对生产数量负责;
- 手工业者受到行会垄断的保护而免受竞争困扰,无产者饱受竞争摧残;
- 手工业者是保守与反动的,无产者是进步的
- 恩格斯认为,当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后,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将自行消亡,民族之间走向融合,而无需共产主义的组织进行民族问题的调和与干预。
- 恩格斯在原理中表明,宗教因不同民族的发展而发展,那么,当各个民族消弭了差异和矛盾之后,宗教也将成为多余的事物而自行消亡
- 关于机器与人的关系,是由于机器改变了以前的生产方式,挤掉了原来的工人,应当是exclude,而不是replace,工人被挤掉,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