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cooler.-0.0-

乱七八糟

通向真理的道路……都不说真理了,只说通向知识的道路,如此崎岖复杂……在淘宝上购买了这一部,以为再怎么批判至少都应该有《原理》的原文,但是只有贝达赫特的英文影印版《宣言》,其实在看到长篇大论的背景介绍时就该警醒了。

但有学到内容,知识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,它只是与我想学习的不一样。

总结一下:目前读过了《宣言》、《哥达纲领批判》、《国家与革命》导读版(是的又读错了一本),再加上这一部。被强力批判的几个群体或观点:机会主义者;社会主义者(区别于共产主义者);孟什维克党;革命必须彻底,必须暴力,无产阶级必须专政;在发展过程中、民族、宗教、国家等,是自然消失的,并不是靠什么手段使其灭亡,这与中国古代的某些思想是一致的;要警惕任何被模糊或是被曲解的概念。

笔记

以下为这一部的阅读笔记:

《原理》写作时间:1847年10-11月,原本是纲领性草案,后发表《宣言》。本作以问答的形式书写,草案、原理和宣言三本书体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进程。

写作背景:首次经济危机;近代工人运动,19世纪30-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:1831-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爆发起义;德国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和同一时期英国发起的宪章运动,宪章运动被列宁评价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、真正群众性的、政治上已经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。

对空想社会主义(圣西门、傅里叶、欧文)的肯定:意识到了阶级对立与统治阶级的瓦解因素,能够瓦解,也就能够实现社会中的人人平等;一定程度上批判性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;为建构未来的社会提出了积极主张。

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:忽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(妄图一蹴而就或是以一种方法处理所有情形);否定阶级斗争和革命行动的重要性,妄想不革命就建设出他们理想中的社会;他们的主张脱离了社会实际且缺少时间的可能性,虽说提出了消灭雇佣劳动、私人盈利等对工人有利的愿景,但并未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。

马克思指出,私有制才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最真实的根源。

《原理》深化了共产党人斗争纲领的基本原则:

  1. 共产主义的本质: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。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目标:使无产阶级摆脱枷锁,获得全面与自由发展的权利。
  2. 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必然性;
  3. 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废除私有制的要求和目标;
  4. 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历史任务;
  5. 勾画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;
  6. 批驳了有害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社会思潮(反动的社会主义者、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、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),并明确了哪些是敌人,哪些是可以争取合作的对象。

关于列宁的“一国胜利论”: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,而不需要等待全球资本主义同时崩溃

相关理论对比:

理论 核心主张 实践代表
经典世界革命论 多国无产阶级同时推翻资本主义 巴黎公社
一国胜利论 利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突破,先建政权再发展 苏联、中国
不断革命论 革命必须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间断推进到社会主义,并扩散至全球 托派国际组织
第三世界革命论 通过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动摇资本主义中心 古巴、越南

美共成立时间:1925年

贝达赫特的术语考证:区分了labor和labor power,即劳动与劳动力。

贝达赫特在概念上的强调:

贝达赫特译本的观点疏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