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cooler.-0.0-

喵屎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两个大学牲的课堂作业,那个时候还没有喵屎作用这一说,更不存在系统发展的喵屎学。这两个学牲参观动物园,没看到熊猫,只看到熊猫大便,偶然看到落在上面的苍蝇一动不动,猜测苍蝇死掉了,于是设计了最简单的单因素实验,虽说只有五组,但统计学发展成熟,已经足以得到显著的结论。他们写下了文章:熊猫的大便对虫类动物可能有不良影响,拿下课程的A。
大牛的身边先围绕一群二牛,称为大博牛,大博牛的身边又围着一群三牛,叫吹破牛,一个公司里不能全都是经理,所以吹破牛的手底下有一群研究牲。

吹破牛给研究牲派了文章指标,即便研究内容风马人不相及,也需要将熊猫大便假说引用进去。几年过去了,那篇关于熊猫大便假说文章的引用量突破了1000.

大博牛们将这些年关于熊猫大便的研究成果总结一番,推到猫咪大便可能也有类似效果。大牛在一个重大的学术论坛上用提出“喵屎作用”来命名这一系列现象。

有动物学家知道了这件事,出来反驳,大熊猫和猫咪根本不是一个科属,不能相提并论!

记者对大牛提出了这个问题,大牛推推眼镜:这个,那个,这个,是这样的,“Who you should know”今年的讲话提到,要坚持辩证地看待事物,这个啊,我觉得,隔行如隔山,我祝他成功吧。

有生物学家出来说,大熊猫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能有70%,与斑马鱼接近90%,如果真的要追究这些,世界上所有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祖先,与其关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,不如多想想怎么才能让世界更美好,我们的气候危机能源危机已经朝不保夕了!

——当然,这些只是喵屎学发展上的微不足道的小插曲。

我在吹破牛手底下的一个穷磨坊里打转,今年的绩效考核要来了。

虽说世界一团糟,每天都有各种冲突、灾难发生,无数的人们正在或将要死去,也许明天就有彗星冲到地球上,但那些,怎么比得上手上的这一坨喵屎重要呢。

我写文章,惊叹于前辈们的惊天猜想。

该死的绪论,总要让人写意义,意义这东西有什么存在的意义,喵屎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意义!不过这些我都信手拈来。

前人研究证明,喵屎中含有A物质,这种A物质可导致B死亡(一种变化),影响地球的C循环(一种必需的物质),造成xx减少/变化/增加(气候变化是万精油)。而经过D(一个人)的估算,若不加控制,任由人类宠爱猫咪,至3090年,地球上的喵屎将达到300亿吨,这些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。